2009年大年初一前往牡丹水庫走走逛逛
↑相依相偎
↑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方,,北與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為界,西與車城鄉為鄰,東臨太平洋,南連接滿洲鄉與恆春兩鄉鎮,全鄉面積為181.8平方公里,同屬恆春半島廣大生活圈的一部份,亦為全台排灣族部落分佈最南的鄉鎮,擁有非常適合居住的優質環境。
↑充滿原住民文化圖騰
↑本鄉之居民組成,主要以排灣族為主,另有為數不少的阿美族,平埔族,漢人等喬遷於此,鄉內主要行政區分為六個村落,分別為石門、牡丹、東源、旭海、高士、四林等六村,每一村皆有其人文或自然景觀的特色,例如石門的牡丹水庫與石門古戰場,牡丹的汝乃山溪,及汝乃山,東源的水上草原和東源湖,旭海的日出,溫泉及草原,高士的石板屋聚落遺址,四林的四林格山,忠魂碑等皆相當著名。
↑被原住名風情充斥著的牡丹大橋
↑橋墩兩旁佈滿原住名生活雕刻
↑水庫旁的風景 像極了大戶人家的後花園
↑有空閒時可來走走 這裡充滿綠蔭 踏青郊遊都OK的
↑萬紫千紅
↑很多家庭也都帶食物來野餐唷
↑水利局於1995年興建於石門村北方,是汲取女仍漢和牡丹漢之水流而成,位在縣道199線公路 旁,交通方便。總蓄水量達3119萬立方公尺,可滿足牡丹、枋寮、枋山、車城、恆春、滿州等六鄉鎮之一般用水;及核三廠、墾丁國家公園、五里亭機場等公共用水。兩另行開闢的水庫遊憩區,目前規劃當中,是帶動本鄉觀光事業之重要景點。一進入卒鄉,便可看見氣勢雄偉的洩洪道閘門;登上壩頂觀景區俯瞰石門村,則能將全村盡收眼底。遠眺蓄水區全景,水中映射白雲悠悠、青山油油,令人心曠神怡。
↑牡丹水庫位於屏東縣牡丹鄉,總蓄水量達3119萬立方公尺,是屏東縣最大的水庫。牡丹水庫水壩主體包括取水口、大壩及溢洪道,規模雄偉壯觀,直接登上壩頂,飽覽集水區四周之藍天、碧海、青山等景色,還可欣賞水庫全景,已成為牡丹鄉重要的觀光景點。
顧慮老人家腳況,所以只在附近走走逛逛,便轉往後壁湖享用海鮮去.
(資料來源:屏東.觀光旅遊資源網)